新闻中心更多>>
- LABOM智能压力变送器的发展历史
- 点击次数:2230 更新时间:2015-06-03
- LABOM智能压力变送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早期压力变送器采用了大位移式的工作原理,比如曾经大量生产的水银浮子工差压计及膜盒式差压变送器,这些变送器精度低且笨重,因此逐渐被淘汰。2、直到20世纪50年代有了精度稍高的力平衡式差压变送器,这种办法不但反馈力小,结构复杂,而且可靠性、稳定性和抗振性较差。3、70年代中期,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尤其是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的位移式变送器。4、到了90年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些变送器测量精度高,而且逐渐向智能化发展数字信号传输更为有利于数据的采集。
LABOM智能压力变送器发展至今已有:(1)电容式变送器(2)扩散硅压阻式变送器(3)差动电感式变送器(4)陶瓷电容式变送器等不同类型。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场总线技术迅速崛起,工业过程控制系统逐渐开始向具有双向通信和智能仪表控制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方向发展。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智能压力变送器。自补偿功能如非线性、温度误差、响应时间、噪声和交叉感应等;自诊断功能如在接通电源时进行自检,在工作中实现运行检查;微处理器和基本传感器之间具有双向通信的功能构成闭环工作系统;信息存储和记忆功能;数字量输出。
用手持通信器与智能变送器通信可选在现场变送器接线端子处或主控室控制柜内的接线端子处。这样仪表检修人员可在相对较安全、周围环境较好的控制室来对变送器进行量程修改、参数设置、仪表维护等工作。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有一测液氨罐液位的仪表,在开车阶段总是指示有误,原因是开车阶段与生产正常阶段液氨的密度不同造成仪表指示不准。只能是开车时给变送器设一测量范围,生产正常时再设一测量范围。